2023“人與自然”鄭州中外雕塑藝術展征稿啟事
![](http://www.csin.org.cn/newfile/image/20230411/20230411091183268326.jpg)
背 景
鄭州,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八大古都之一,這片土地上承載著浩若煙海的文化遺跡,傳承千載,生生不息。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明確指出,以鄭州為中心引領中原城市群發展。
鄭州雕塑公園是鄭州中心城區西部生態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總占地面積35公頃。2017年鄭州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雕塑學會簽訂了《“人與自然”中國·鄭州國際雕塑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通過2018、2019、2020三屆“人與自然”雕塑展為鄭州雕塑公園及鄭州公共空間落成110件具有國際藝術水準的戶外雕塑,凝聚出當代鄭州中原地域文化的生態力量與藝術文化內涵,創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2023風起揚帆,凝心聚力新征程,鄭州市人民政府將與中國雕塑學會深度合作,舉辦2023“人與自然”鄭州中外雕塑藝術展,以雕塑展為重要平臺,為鄭州雕塑公園征集更多優秀的雕塑作品,為城市文化傳統的延續、發展和精神的建構助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雕塑與公園形態、城市空間有機融合,建立生態經濟體系,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展覽主題
展覽的主題為“人與自然”。
鄭州,作為中原文化以及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身上肩負著以中原文化為根基的燦爛悠久的中華文明,具有古今文化連貫、地域特色分明的特征,始終注重人與自然的關系,探索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共生。
本屆展覽將繼續“人與自然”的主題,深入探討在中原地域文脈統照下,古今文化發展中的融合性、生態性和可持續性;當代生態文明的建設與發展;關切人與自然的關系;用藝術的語言連接“人與自然”,搭建溝通的橋梁。
2018、2019和2020“人與自然”鄭州雕塑展入園作品詮釋了“人與自然”的主題。2023鄭州中外雕塑藝術展將在前三屆作品所奠定藝術氛圍的基礎上,繼續立足中原地域文化,表述當下,以飽滿的藝術表現力聚焦鄭州這座城市的視野,塑造鄭州的城市品格。
2023“人與自然”鄭州中外雕塑藝術展將在此拉開帷幕,現面向國內外藝術家征稿,希望在雕塑家、公眾、機構與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為鄭州再創雕塑精品,讓雕塑藝術成為鄭州文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助力。
主要活動
一、展覽概要
1. 展覽活動:
展覽名稱:2023“人與自然”鄭州中外雕塑藝術展
展覽開幕:2023年12月(具體時間待定)
展覽地點:鄭州雕塑公園
展覽期限:最終參展作品在鄭州永久陳列
所有最終參展作品的小稿和落地作品將被鄭州市人民政府永久收藏。
2. 作品征集數量及收藏費
展覽共征集16件優秀方案,其中評選落地作品6件;特別邀請落地作品1件。
榮譽收藏作品,1件,收藏費:25萬/件
永久收藏作品,1件,收藏費:18萬/件
永久陳列作品,1件,收藏費:12萬/件
入園作品,3件,收藏費:8萬/件
特別邀請作品,1件,收藏費:30萬/件
作品收藏費為稅前金額,稅點20%;將以人民幣匯款形式發放。
二、征稿內容
1. 征稿范圍
凡認同本次展覽的主題和宗旨,具有雕塑創作能力的國內外藝術家均可報名參加,不限民族、年齡、性別。
2. 征集形式
采用廣泛征集與特別邀請相結合的方式,面向全球,公開征稿。
3.參展作品形式
參展作品形式須為戶外景觀雕塑,設計尺寸為4-8米左右。
4.創作要求
參展作品要求是作者在公共環境中首次建立的原創作品;作者擁有作品全部的知識產權;創作理念創新、獨特;同時還須形式美觀,藝術性強,能融入戶外環境;具有可實施性、安全性和永久性。
如因著作權等問題發生糾紛均由應征作品作者承擔一切法律責任,如收藏作品發生上述糾紛則藝術家應退還收藏費用及參展證書;并向主辦方賠償為此作品收藏過程中產生的加工、安裝等所有相關費用。
5.征集細則
(1)雕塑展征稿采用網上報名方式(如有網絡困難作者,請主動與藝委會辦公室聯系)。每位作者可提交1—3件作品供藝委會評選;
填寫組委會統一制定的報名登記表并提供相應附帶資料,相關表格和說明從中國雕塑學會網站(www.csin.org.cn)下載或到雕塑展藝委會辦公室辦理報名手續。作者須于2023年5月10日24:00時前將報名登記表電子版與參展作品方案圖片、個人照片、身份證(正背面)掃描件發至組委會電子郵件zhengzhoudiaosudazhan@csin.org.cn;發送多件作品的,作品圖片要與作品說明對應明確、清晰;組裝作品要有清楚明了的安裝圖;所有圖片電子版解析度應在300DPI以上;作品圖片為JPG格式(不標注任何文字信息),圖片文件名按照作者姓名、作品名稱、材料格式命名(例如:米隆《擲鐵餅者》青銅.JPG);報名登記表填寫清楚、不漏項,報送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2)藝委會依據報名參選資料對所有報送作品進行評選,評選結果將在中國雕塑學會網站以及中國雕塑學會微信公眾平臺公示7天,作品問題請聯系office@csin.org.cn。
(3)入選作者應將雕塑作品小稿(50公分左右)在藝委會指定日期(由通知確定)寄至藝委會,參加優秀作品方案展。優秀作品方案展具體舉辦時間以通知為準。
(4)投稿作品平面圖稿的設計制作費用、入選作品立體小稿制作費用和運輸費用等一律由投稿人或參展人自行承擔。
6. 知識產權保護
(1)參展作者申報的項目不得侵犯其他第三方的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名譽權或其他任何合法權益。
(2)參展作者申報的項目所包含的任何文字、圖片、圖形、音頻或視頻資料,均受版權、商標權和其他所有權的法律保護,未經參展作者同意,上述資料不得公開發布、播放。
(3)雕塑展主辦單位有權對雕塑展項目進行作品匯編的出版、發行以及授權中國雕塑學會和鄭州市人民政府進行公益使用等。
三、雕塑展作品放大制作
落地作品統一由組委會指定的專業加工廠(擇優原則)負責加工,具體的加工尺寸及材質由監制組根據綜合情況決定。具象寫實雕塑作者須親自放稿。成品制作加工期間所有放大制作作品的作者必須到指定加工廠或制作現場進行至少一次的作品監制工作,差旅食宿由藝委會負責,未到工廠進行監制的作者將被視作主動放棄作品收藏資格。同時展覽藝委會將組織展覽監制組,對作品的制作以及監制工作進行整體的協調和監督。
組織架構
主辦單位 :
中國雕塑學會、上海美術學院、鄭州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
中國雕塑學會展覽部、鄭州市園林局
學術支持單位:
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
中國美術學院雕塑系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
上海美術學院雕塑系
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
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
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
天津美術學院雕塑系
西安美術學院雕塑系
湖北美術學院雕塑系
展覽組委會
組委會主任:
何 雄 鄭州市委副書記
鄭州市人民政府市長
曾成鋼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中國雕塑學會會長
上海美術學院院長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執行主任:
王鴻勛 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副主任:
黃國彥 鄭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成 員:
朱 軍 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分管日常工作)
夏 揚 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耿勇軍 鄭州市財政局局長
吳江濤 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
杜建強 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局長
景雪萍 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
牛建軍 鄭州市園林局局長
花春江 中國雕塑學會辦公室主任
組委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鄭州市園林局,鄭州市園林局局長牛建軍兼任辦公室主任,鄭州市園林局副局長趙富榮任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室內設宣傳策劃、綜合協調、財務管理、后勤保障四個工作小組。
展覽藝委會
藝委會主任:
曾成鋼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中國雕塑學會會長
上海美術學院院長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藝委會副主任:
黎 明 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
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主任
楊劍平 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
上海美術學院教授
孫振華 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中國雕塑》主編
陳云崗 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
西安美術學院教授
殷雙喜 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
《美術研究》執行主編
傅中望 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
湖北美術館藝術總監
霍波洋 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
魯迅美術學院教授
龍 翔 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
呂品昌 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
景德鎮陶瓷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焦興濤 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
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
殷曉峰 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
東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藝委會委員(按姓氏筆畫排列):
馬天羽 北京服裝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
王 林 四川美術學院教授
著名美術批評家、策展人
孫 偉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藝委會主任
中央美院雕塑研究所所長
余晨星 中國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副院長
張 偉 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
張松濤 湖北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
陳 克 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院長
陳曉春 西安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
陳 輝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副主任
拉爾方索 國際動態藝術組織(KAO)主席
林 崗 杭州市雕塑院院長
董書兵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
雕塑系主任
鮑海寧 魯迅美術學院雕塑藝術學院院長
解少勃 鄭州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
譚 勛 天津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
翟慶喜 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
魏小杰 河南輕工職業學院院長
魏小明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北京市美協副主席
策展人:
曾成鋼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中國雕塑學會會長
上海美術學院院長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執行策展人:
花春江、胡玉多
展覽監制組:
董書兵、林 崗、翟慶喜、陳 輝、沈烈毅、朱 晨、馬天羽、馮崇利
展覽宣傳組:
王 晶、張卓銘
國際聯絡組:
郭 航、胡玉多、丁雪竹
藝委會辦公室主任:花春江
藝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劉梅霞
藝委會辦公室成員:邵玥嬌、呂文濤、胡玉多、王晶、羅平、張卓銘、丁雪竹
藝委會辦公室聯系方式:
電話:010-66173056
電子郵件:zhengzhoudiaosudazhan@csin.org.cn
地址:北京市順義區后沙峪鎮西興路3號院12號樓302
郵編:101300
2023“人與自然”鄭州中外雕塑藝術展組委會保留對本展覽征稿啟事的最終解釋權。